[分享]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

发表于2019-01-08     2173人浏览     2人跟帖     总热度:918  

专家建言

束 昱:
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开创“国际先进+中国创造”的“体系完整+近远结合+整合一体+科学经济+安全防灾+绿色建造+智慧运维+永续发展”的综合管廊4.0 时代。
    当前,各地正在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进入城市双修与更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我认为应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将地下综合管廊、地铁、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场、地下街及综合体等统一纳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做好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城市防灾、智慧城市、棚户区改造、城市双修等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与多规合一,将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地下道路,城市生命线系统、城市综合防灾系统,与人防工程、既有地下空间设施的更新改造融为一体,打造城市高品质的地下世界。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城市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的工程技术与装备也急需研究与创新。如土壤修复与再生技术、暗挖技术与装备、绿色材料与工法、运营管理与维护都有提升的空间。像新型深层盾构与顶进技术装备、预制装配式构件与机械化施工、“大数据+物联网+BIM+GIS的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等全生命周期智慧化运维为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企业提供了创新施展大舞台。
王恒栋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的质量。

一、坚持统筹兼顾
        要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管理统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兼顾。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管理的政策,还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都强调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要求综合管廊建设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

二、坚持顶层设计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建设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无序建设,切实按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中的编制要求,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节约利用地下空间、防止道路反复开挖、增强地下管线防灾能力为目的,遵循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科学决策、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规划期限原则上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预留和控制有关地下空间。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三、坚持因地制宜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2018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精神的要求,在新区以目标为导向,可以全面推开。在城市建成区域,要以目标为导向,适情而做,可以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改造、老区改造、道路改造等进行,不要一哄而上,不能建后悔工程、半拉子工程。《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147号)明确要求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有序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36号)同样要求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决不是不要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发改委2018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均总明确提出:“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

四、坚持质量第一
       百年工程,质量第一。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当中,要切实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把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认真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永久性标牌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考虑耐久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科学选择工程材料,主要材料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预制拼装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有效带动工业构件生产、施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

 油新华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将绿色建筑的理念移植至管廊建造中,他认为管廊绿色建造有三个内涵:减少各种资源投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弃物排放。
 要做到综合管廊的绿色建造,得从规划、设计、施工三方面着手,达到“线路最优”、“断面最优”、“资源投入最少”、“废弃物排放量最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五个目标。
 同时要使用“超前的集约设计技术”、“经济的基坑支护技术”、“快速的结构施工技术”、“适度的预制装配技术”、“安全的近接施工技术”、“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等绿色建造技术,极力将综合管廊建造的更为绿色。
         综合管廊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但国家尚未出台综合管廊绿色建造的相关标准规范。如哪一家综合管廊建设企业能在绿色建造理念、技术上下点功夫,那是不是可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在不久的将来,快速绿色的施工技术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管廊也将迎来标准化建设。
各地“新”规
成都

据住建部官网消息,随着成都市城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演变,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也逐渐完善为引领“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发展的网络。市建委副主任陈顺治表示,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预留和控制有关地下空间,遵循“满覆盖、三结合、四提升、分类入廊”的原则,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全市规划形成综合管廊系统,规划综合管廊总长约1084公里
此外,成都市还出台《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的投资和建设:管廊建设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
广州
管廊项目建设内容除管廊本体及其附属设施外,还可配建道路、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地下停车场、环卫设施、地下过街设施、小型商业以及人文景观等设施。配套设施建成后,根据设施的类型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确定其产权、经营权及相应租售收益。
01

叠合装配式管廊结构断面形式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
建立BIM模型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2

03

具备优势

优势一: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轻量化拼装。

优势二:减少现场资源投入,符合绿色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4

优势三:成型后廊体外观质量优良,可免二次装修。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5
三、综合管廊移动护盾机施工
护盾机整机长63.1米,宽15.8米,高12.6米,具有自动走行、铣挖、土料输送、夯土、灌浆、喷水等功能,在综合管廊建设施工中,推进、出土、衬砌拼装等工序可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操作,可以大幅降低地下结构物建造过程中支撑机构、模板材料、土方回填的运输工作量和临时支护工程成本。
2.设备实图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6
地下综合管廊移动护盾机

设计建设新尝试
 管廊模型
松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南部新城一期工程主要将涉及到旗亭路、白粮路及玉阳大道三条道路,长达7.4公里。在一期工程中,玉阳大道综合管廊结合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综合管廊内设置独立雨水舱室,通过滞留、调蓄、净化等功能排放地面雨水,一定程度上缓解路面排水压力。是上海市在建的最大地下管廊项目;号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2.01版。最大特点和海绵城市相结合其原理如下图: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7
电力舱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8
燃气舱模型示意图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9
现场航拍照片

与构筑物同建共存的地下综合管廊
徐汇滨江龙文路、规划九路综合管廊工程
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北至规划七路、西至云锦路、南至黄石路、东至龙腾大道,以“东方梦工厂”为旗舰,积极引入著名传媒、影视机构,打造影视制作、数字娱乐为特色的上海休闲文化新地标。
传媒港地上总建筑面积约53万m2, 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6万m2。徐 汇滨江龙文路和规划九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传媒港地块内,规划龙文路(云锦路至龙腾大道)和规划九路(云锦路至龙腾大道)下方,与下方三层地下空间结 建。设计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在传媒港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基础上,结合国家及上海市对各管线入廊的要求及项目自身的特色,提出创 新的管廊方案。本项目为2016年上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质性开工项目之一。
结建式综合管廊
管廊采用创新的结建式整体分舱布置型式。管廊位于传媒港地下室顶板上方,管廊结构与地下室顶板结建,共设6个舱室,入廊管线分别有雨水、污水、给水、通讯、 电力和燃气。两条管廊总长为880米,其中龙文路管廊长约460m,宽约13m,高度2.5m(局部2.05m),规划九路管廊长约420m,宽约 13m,高度2.5m(局部2.05m)。管廊部分机房、变配电室、监控室布置在地下空间B1层,管廊进排风口及部分管道结合地下空间风口统筹布置。
本工程主要的建设内容为管廊土建主体及配套的电气、监控、给排水、消防、通风、监控室工程、电力和通信舱支架等,廊内管线及廊外与用户连接段由管线专项设计单位考虑。
1、市政配套整体优化,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由于传媒港内9个地块采用地下室及地上公共区域整体开发模式,在道路下方进行地下空间利用,东西向道路下方地下空间覆土厚度3.5m,交叉口处2.5m,南 北向道路下方地下空间覆土1.35m,市政管线敷设面临覆土小,管线交叉矛盾等问题,需进行地下空间资源整合和市政配套整体优化。首先,在管线路由方面, 针对内部四条道路规划管线和地块接口进行系统梳理,将服务地块的主要管线集中于东西向的龙文路和规划九路,南北向道路仅保留雨水管和给水管,满足地下一层 商业通道层高要求。然后,在东西向采用管廊的方式敷设,横向支管和主管廊交叉时,竖向净距小于管线之间交叉的要求,在既有覆土条件下,有效解决管线交叉空 间矛盾。通过对市政配套管线路由和敷设方式的优化,实现了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0
2、采用创新的结建式整体分舱管廊,优点突出,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结建式整体管廊与地下空间结建省去基坑围护,结构共板,经济性好;与地下室梁、板结构合建,高度小,空间充分利用;管廊附属系统和设备用房结合地下空间布置,不占用地面资源,景观效果好。
管线分舱布置,分舱布置净高较低,适应浅覆土条件,出线方便;管线运管界面明晰,便于管理;分需求设置附属系统,总运维成本较低。
与地面道路结建,路基均匀,沉降小;道路回填量小。
结建式整体管廊方案既解决直埋敷设“拉链路”问题,又运营管理界面明晰,适应本项目覆土浅、规模小、管线少、出线多的特点,作为地下空间与市政设施整体结合的创新案例,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3、道路下方所有管线入廊,体现高度集约化,充分贯彻执行国家政策。
2016年6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话会议,部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坚决落实管线全部入廊的要求,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廊以外的区域不可新建管线。
本工程龙文路和规划九路雨水、污水、给水、通讯、电力和燃气管线全部入廊,雨水舱采用箱涵的型式,污水管采用管道的型式,包封在雨水素砼找坡层内。
4、统筹考虑管廊土建和附属设施与地下空间结合布置方案,确定景观、功能、安全三者兼顾的管廊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方案。

地下室顶板结构为纵向主梁结合横向纵梁体系,纵梁根据建筑净高要求才采用上翻设计,管廊平面按照地下室顶板纵梁走向进行布置,隔墙以纵梁和横向次梁为支 点,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同时,避免上翻梁斜穿管舱空间的情况。燃气舱的排风口要求距周边建筑物里面不小于10m,由于地面和地块内均无法满足该要求,方案通过风管拉至地块裙房竖井升至屋顶进行排放。管廊变配电和风机房部分利用地下空间自行车库设置,避免了红线外用地的情况。通过与地下空间的有机结合,管廊附属设施均没有露出地面,确保了地面景观的美观。


运营新概念
聚焦“智慧管廊”,打造“智慧城市”
      上海市政总院,凭借多年来在综合管廊行业的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制定、新技术研究应用等各方面工作的技术沉淀,提出契合国内综合管廊运管特点的「智慧管廊」概念。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1

     由于综合管廊普遍具备规模大、拓扑复杂的特点,使得建成后的综合管廊的运管工作量极其巨大,存在诸多仅通过传统的运管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何通过更加智慧化的手段对综合管廊进行安全高效的运维管理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逐渐摆在了广大综合管廊建设者及管理者的眼前。


「智慧管廊」应运而生

     总院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下的智慧管廊研究,始终围绕着下列三个关键词来开展: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2

2
智能预测

     通过管廊本体结构在线健康监测、管线在线健康监测等系统,实时的去发现管廊本体结构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相对错位,入廊管线可能产生的破损、渗漏、爆管等隐患,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在影响管廊本体结构或管线安全的事故发生之前进行报警提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其发生。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3

生态节能

     通过有效的节能优化算法及能耗管理系统,优化管廊内各设备设施节能运行的控制策略,提高综合管廊日常运行的经济性,也是智慧运管的一个重要体现。

SMEDI探索
智慧平台「无处不在」

     在总院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当中,智慧管廊板块着力于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形成涵盖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廊智慧化体系。同时,总院聚焦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也就是运营阶段,开发了「综合管廊智慧运管平台」。

     总院开发团队将「无处不在的智慧化」作为综合管廊智慧运管平台开发的核心要素,并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阶段统筹考虑,更好的围绕运管服务。同时,更是将本平台作为一个长期的产品对待,不断补充工程、科研的经验成果,并结合各类新技术进行创新探索,从而保持先进性。

1
管控一体化

     平台将综合管廊日常运行的实时运行监控、运行运维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应急处置管理、能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所有的信息化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消除行业内传统软件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管控一体化。

管廊建设:2018年有哪些理论和技术创新?_14                                
2
智慧辅助决策

     借助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建立综合管廊运行的故障数据库,将所有发生的报警进行关联分析,从中找到其内在联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对管廊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设备故障等实现预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


3
兼容第三方智慧系统

     平台采用开放式的软件架构设计,除可兼容BIM+3S等系统外,还可以兼容以去人工化为目标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管廊本体结构健康监测、入廊管线健康监测等第三方智慧系统,将其数据库及操作界面整合入本平台,为综合管廊运维人员的运行管理提供更多更智慧的手段。
智慧城市未来可期

     伴随着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的大潮,越来越多的综合管廊工程纷纷落地建成,其承载着城市里关系到民生的各类市政管线,成为了城市的大动脉。

     综合管廊智慧运管平台将为总院规划设计、技术科研、设备集成、信息化拓展等各类技术服务的延伸提供载体,使总院的在综合管廊领域的服务升级和拓展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整合衍生,从而以全生命周期为目标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更为优质的服务。

来源:管廊建设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路桥市政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荣誉分+1    筑龙币+100

  • 奖励于 2019-01-09 10:47:02

 发表于2019-01-08   |  只看该作者      

2

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开创“国际先进+中国创造”的“体系完整+近远结合+整合一体+科学经济+安全防灾+绿色建造+智慧运维+永续发展”的综合管廊4.0 时代。

 发表于2019-01-09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20

3

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开创“国际先进+中国创造”的“体系完整+近远结合+整合一体+科学经济+安全防灾+绿色建造+智慧运维+永续发展”的综合管廊4.0 时代。

官方小骄傲

中国  | 建筑设计

5 关注

559 粉丝

148 发帖

42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