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

发表于2019-02-27     604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32  

标签: 景观设计
简介:最后,作者阐明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的适用范畴,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合作双方缺乏诚信,而根本的解决途径之一则是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以明确双方的信用权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主编俞孔坚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是人类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回归,也是人性的回归,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副作用的控诉与变革的呼号。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
2018年第6期
036 | 经济学与景观设计
Economic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1

从2014年第二期“市场的力量”主题开始,《景观设计学》一直关注市场与公共政策对景观设计行业与教育的影响。本期主题关键词为“经济学”,一是希望探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如何深入影响并左右景观演变;二是希望深入思考自然与文化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经济学过程,三是探索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景观品质提升的路径。我们理解的“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不是想要找到确切的一套答案,而是搭建追寻答案的构架。通过阅读本期,期望每一个景观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成为时代经济发展中更聪明、更成熟的参与者。

有学者说,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社会应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谁消费生产品?我们试着按照这个思路,简要地展现本期内容。同时,文后附上更多思考的问题,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一起讨论。


社会应该生产什么?

《城市再造与韧性提升: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导向的闲置土地再利用的经济绩效评估》
美国大城市有平均17%的土地被认定为闲置土地,同时,城市构筑物闲置率达4%。谈及闲置土地再利用时,重建往往被视为首要目标,但除此之外,它们本身也具有潜在的生态和水文价值。Galen NEWMAN认为在高洪水风险社区中,与其盲目追求以发展建设为目标的闲置土地再造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在新增开发用地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之间寻求平衡,以削减雨水径流、降低洪水影响。

由此,NEWMAN提出了“通过再造提升韧性”的规划设计理念。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的三个边缘化社区的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使用景观绩效评估方法评价绿色基础设施再利用项目的经济和水文影响。

评估结果表明,使用绿色基础设施实现闲置土地再利用将使得雨洪风险不断降低,(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短期内前期投入成本增加,但长期经济回报显著提升。

同时,本文使用的景观绩效评估工具,是景观设计基金会(LAF)近年来开发和推广的主要内容,用以评价建成景观或规划设计方案与设计预期的匹配程度。这个工具包提供了各个方面的计算工具,可用来分析规划设计的社会、水文、经济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搜索了解此工具。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2
向阳社区总体规划的预计影响 
©REN Dingding


《生态文明时期的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城市治理探索》
叶裕民首先对“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等常见的经济学概念进行了厘清,并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要以人民得到最广泛、最大幅度的发展为核心任务,积累人力资本,优化劳动力结构,从而支撑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培育新动能。

叶裕民认为在生态文明时期,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的职责是通过创造包容性的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帮助城市提高竞争力。她继而强调,中国的大部制改革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国家未来整体竞争力、维护城市公共利益的必然选择。

最后,作者阐明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的适用范畴,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合作双方缺乏诚信,而根本的解决途径之一则是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以明确双方的信用权责。


《落脚城市—博弈论方法在低密度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
赵晨思、刘恺希以低密度城中村改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博弈论等经济学方法对城市的低技能劳动人口容纳空间进行估算,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安置低技能劳动人口的有效途径,进而为提升城市低技能劳动人口容纳力提供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寻找适宜的规划设计策略。

作者以陕西省西安市的典型城中村——甘家寨改造为案例,提出了“落脚城市”的设计概念,并在测算基础上推导出基本空间模式,试图为中国城中村改造的相关规划设计提供一种“点轴结构、空间模块、共享空间”的设计框架。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3
规划策略及过程
© 甘家寨改造课题小组


如何生产?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建筑更新策略与技术途径》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徐小东、沈宇驰从传统乡村建筑中传统形式元素与群体风貌的保留与重塑、建造技艺的当代解读与传承、半工业化模式的引入与建造组织方式创新等方面回溯并分析了传统乡村建筑保护与更新的途径与典型案例。

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技术视角,作者提出一种更符合中国乡村实际的半工业化“微更新”传统建筑改造方式,并以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某村的“嵌院”为例加以说明,以期为未来乡村传统建筑更新与保护的应对策略、技术路径和范式提供参考。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4
“嵌院”建筑综合剖面
©徐小东,沈宇驰,安帅,殷晨欢


《资产管理视角下的景观设计》
景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亦可被视作一种资产,其形成受限于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无论是自持、销售物业,还是政府公共项目,设计都需要考虑租金回报、公众满意等全生命周期利益流入。

林玮以资产管理的思路理解景观,指出从设计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资产管理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基于不同阶段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对设计方案进行平衡与协调。除借助资产管理方的帮助外,设计师也应加强产品思维与用户思维,通过轮岗、跨部门联席会议、项目制组织等机制掌握通识与交叉业务知识,藉由早期全局介入使用后评估及时评估运营结果,以复盘教训、改良成果。


《从直觉驱动到产品驱动:设计价值观及其责任的转变》
朱胜萱结合自身从业经历,从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企业家等不同视角阐述了对“设计”的内涵价值及社会责任的理解。他认为,设计的使命是协调各方利益,尽可能创造惠及整个社会的公共价值,以产品为载体的商业思维则有助于传达设计思维所蕴含的公益价值观。

基于这种认识,他创立了独特的“设计、建造、运管一体化”模式,以产品化视角传达设计理念、传播独特设计价值观,以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当前中国亟待实现的乡村振兴,他认为应以多样化、面向未来的视角分析乡村问题,并指出制度是阻碍农民从乡村开发建设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的重要因素。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5
青岛崂山滨海城市客厅公园的活动装置
©乡伴文旅


《流域管理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朱庆平以中国流域管理模式与治水理念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强调流域管理需综合考虑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系统、历史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继而聚焦于黄河治理,阐释了河流演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反思治水思想的同时,指出当下正是黄河下游沿线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并提出了建立“黄河国家生态文化带”这一构想。

最后,朱庆平指出,流域治理需要多行业、多学科、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并应当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维护在流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通过在未来建立“智慧水务/水利”大数据综合集成平台,实现水资源供给与水安全保障的智能化、协调化发展。


《福州“福道”森林步行道设计》
位于中国福州的“福道”森林步行道是设计美学与工程效率相结合的范例之一。作为中国首条钢结构空中步道系统,新加坡锐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奥雅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成功地将一座曾经的荒山变成了公众健身走廊,以对环境的最小干扰和创新的设计方法赢得了国际关注。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6
“福道”森林步行道的一部分依山而建,俯瞰着福州城区。
©LOOK Architects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7
螺旋状的坡道经过精心调整和设计,以尽量提升步行舒适度。
©LOOK Architects


《纵向维度:本地生态与垂直经济》
“塞尔瓦中央林区”是秘鲁境内一个由高海拔森林构成的乡村地区,当地经济主要依赖咖啡生产。Francesco GAROFALO探讨了如何对气候变化进行可视化呈现、反思供应链现状,以及对作为垂直经济的在地景观进行解读等多元尝试,在突破咖啡单一种植模式的同时,力求为建立可(部分)自给自足的新社区创造条件。

设计师通过新增种植品种的方式继续扩大现有混种组合的多样性。将该地区现有的两层混种系统增加至4层:第一层为新增的地表覆盖层,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这些覆盖地表的植被还可以缓解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而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问题;第二层是咖啡灌木种植层;新增的第三层可大量种植中小型丰产果树,并间或种植香蕉、鳄梨、芭蕉等耐半荫作物;最后一层是大型乔木种植层,它可以提供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如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空气含氧量,同时也可进行适度的原木生产。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8
区域断面图展现了本地多种经济作物在塞尔瓦中央林区的纵向分布
©Openfabric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9
“4层系统”混种技术图示 
©Openfabric


谁消费生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主编俞孔坚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是人类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回归,也是人性的回归,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副作用的控诉与变革的呼号。它要求我们用生态系统服务的标准来认识和评价景观和生态系统,而非用资源的概念来衡量其价值。并且,他呼吁用共识和实践让理念成为现实,从而创造出健康的生态和丰满的美丽,这也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核心所在。


《经济,发展,景观,价值》
景观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然而,本次受访人Udo WEILACHER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多数领导力量都低估了景观所拥有的众多非经济价值。他认为,公众对于景观和环境价值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并希望发展中国家不要重复发达国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他继而强调,尽管景观效益难以进行经济核算,但景观设计师应当超越经济计算的语境来讨论景观的环境价值。最后,韦拉赫尔认为当前的景观设计学院校教育对景观的经济考量尚不够重视,但设计必须充满热情,才能吸引并感染人们,这样景观设计师才有机会说服人们为环境改善而投资。


《连接海洋的廊道:沿海都市主义》
在2017年全美区域规划设计竞赛中,由Susannah DRAKE、Rafi SEGAL率领的设计团队脱颖而出,他们建议以一个新的“景观经济区”来取代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硬质边界:通过建立一个土地和水系相互交织的缓冲区,为人类栖居、工作、娱乐及自然保护创造新的空间。

该方案并没有一味地坚守海岸线,而是提出了“接受、保护、适应”的理念,通过加强高地地区的城市框架和节点,来创建新的密度更高的居住空间;利用缓冲区的洪水吸纳能力来保护低洼地区,并创建一种更加适应水陆融合环境的生活方式—将海岸线转变为新的城市生活区。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10
牙买加湾社区重构:通过逐渐迁移人口和调整人口密度,可降低高危地区的洪泛风险。
©Rafi Segal A+U & DLAND studio


《公民的森林》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系的Giovanni BELLOTTI、Kelly Leilani MAIN、Diana ANG、Alexander Wiegering SPITZER介绍了一个城市设计课程中创作的项目。项目团队在位于波兰南部聚集着多个采矿城镇的西里西亚地区进行场地调研时,观察到这个正在逐渐转向“后采矿经济”的地区所经历的一系列冲突与紧张关系;这一观察成为项目的灵感来源。

他们提出,西里西亚森林独特的尺度及复杂性使其可以承担起一个新的社会政治中心的角色,以应对后采矿都市所面临的挑战。该项目以一种半虚构的方式呈现,通过在家庭空间、生产空间和受保护空间之间建立起新的关系,重构当今对“森林”的定义和解读。
新刊出炉|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_11
一个名为“坐在树桩上的波兰母亲”的团体在克拉科夫抗议《希什科法》
©Natalia Sawka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还有很多的

  | 园林景观

3 关注

6 粉丝

0 发帖

6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