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复试30问及答案

发表于2017-03-27     3157人浏览     3人跟帖     总热度:542  

1

反规划

“反规划”是应对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

反规划有四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问题的一种反思;

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

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

第四、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和限制格局,而把发展区域作为可变化的“图”,留给市场去完善。这个限制性格局同时定义了可建设用地的空间,是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格局。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


2

简述台州反规划案例

在台州市的生态格局中,除了为海潮预留了一个安全的缓冲带以外,还为城市预留了一个在人工不设防洪

堤状态下的洪水安全格局:一个由河流水系网络和湿地系统所构成的滞洪和调洪系统,把洪水当作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需要对抗的敌人。这样一个防洪滞洪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景观系统及游憩系统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它们就像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社会经济服务一样,成为国土生态安全的保障,并为城市持续提供的生态服务。作为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它还具体地体现在:成功的改变了人们关于城市防洪的观念。


台州案例表明,地球上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城市建设,我们没有必要与洪水过程争空间,也完全可以给生

物、文化遗产以及游憩活动以更多的空间;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盲目的牺牲更多的土地来地保护这些自然和人文过程及遗产,我们更需要通过解读土地,精明地为这些过程和资源建立综合的、安全高效的格局或战略性的结构(EI),然后在这些EI定义的答案空间里进行城市开发;我们也完全可以谨慎地使用,甚至不用工程措施(如河流的裁弯曲直、水泥堤岸防洪工程),来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人文理想的城市,有赖于科学和道义的结合。规划的科学性源于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把握,而道义则体现在对生命土地的关怀,包括对土地上的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地域的历史文化过程的关怀。


3

负规划成果与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概念规划的本质差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复试30问及答案_2



4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维护生命土地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它是一种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必须先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而进行编制。




“十一大战略” 三大层面 步骤


5

景观安全格局

”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故居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哲学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



6

景观生态规划

广义理解:是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也就是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学原理,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各方面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及知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景观的生态规划。

狭义理解: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也就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过程(水平过程或流)的关系原理的规划。在这里,景观更明确地被定义为在数平方公里尺度中,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的土地嵌合体(Land mosaic)。



7

城市的生态服务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复试30问及答案_3


8

乡土景观

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


9

如何说服甲方使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我国华北地区的国槐、白榆、山杏、荆条,均为当地的乡土植物。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着盲目绿化,移植大树成风,忽视乡土树种和草种,盲目引进外地品种的“城市病”。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为了提高绿化档次,与国内其它城市园林发展水平看齐,但往往因为没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不遵循自然规律,结果是不论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都不能令人满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厢情愿的作法换来的是赔了资金,损了景观,费了功夫,得不偿失。

作用:

(1)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 通过对原生林和人工林的比较可以较好的看到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刘强教授在实地考察时发现:在两个原生林之间的沟谷内,有清澈的溪流;而人工林的山地沟谷内,河水却干涸了。究其原因不外是原生林层次多,动植物种类丰富,食物网复杂,稳定性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的生态功能良好;而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食物链不全,稳定性差,加之人们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短周期采伐,打药施肥既污染环境,又恶化了地力,难以保持水土。在西部地区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体现的更为明显,比如柠条、沙棘等植物,其防风固沙的效能是有目共睹的。

(2)有些外来树种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像我国成功引种的加勒比松、湿地松、火炬松、桉树等树种和许多杨树新品种。但我们也应看到对以获取环境效益为主的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来说,需要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在这方面外来物种很难有所作为,但乡土植物却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城市绿化由潜在的自然植被唱主角,不单单会带来各种效益,也会为居民提供生态基础的功能以及为未来提供物种基因的保存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乡土植物。

(3)乡土植物适应性强,因而易种、易活、易管、抗旱。乡土植物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因而对恶劣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种植、生长和养护的各个环节上比外来种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比如杨、柳、榆等广泛分布在西部的植物,不但适应性强,而且大家对其习性、特征比较了解,栽培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

(4)由于种源取自本土,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经营乡土树种的费用较低风险比较小。根据资料显示,杨州瘦西湖风景区每年每平方米冷季型草坪的养护成本,约是土生土长的地被养护成本的3倍。因此乡土植物在这方面的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绿化经费占城市建设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对于越来越大的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高的绿化质量要求,现有经费依然是捉襟见肘,大量的经费用于引进会加重这一矛盾。因而不喜洋厌土,在绿化建设中扎扎实实的求助于乡土植物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在这方面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的绿化建设中,在培养、使用乡土植物上下功夫,城市许多主次干道的绿化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物有机组合搭配,使得城市景观浑然天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做法既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乡土植物资源丰富,可以从多方面满足园林绿化中的要求。比如山东省野生及常见的栽培树种中,乔木有2000多种,灌木有3000多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大约只有50种左右,不足树种种类的十分之一,有许多优良的乡土树种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即使是植物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地区,也有十分丰富的乡土植物有待开发,比如内蒙地区现有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2343种,虽然种数不多,但在种的区系成分和生态演化上却很丰富,如胡杨、沙枣等性质优良的植物既有很好的适应性,也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应该尽快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6)具有一定规模的健康稳定的乡土植物种群可以抵御外来种入侵,保护生态安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外来生物很容易找到其适宜的栖息地而大量繁殖。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在入侵地又无相应的天敌来制约,那么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会很大,要彻底根除就更加困难。乡土植物在绿化中的应用不存在这一问题,而且对于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来说,外来种群很少能够形成入侵并造成灾害的规模。 鉴于乡土植物的这些作用,有很多科学家都倡导采用当地自然植被按照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营造一个多种类树种共生的近自然林地,进行生态绿化。如果能将多种类、各具优势的乡土树种与引进植物结合起来,建造“近自然林”,不仅营造周期短,群落相对稳定,而且植物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它不仅可以再现城市原始的自然景观,而且可以获得有限绿地上的最大生态效益。在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消除噪声、改善气候方面,具有比现在城市绿化更大的优越性。



10

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

100多年前,也就是1893年,以美国芝加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一场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美国。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基本上宣判了“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本土的死刑。 然而,“城市美化运动”的阴魂不散,100年来,它一直在全球游荡,强烈地冲击着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城市,其影响至今犹存。20世纪后半叶,尤其80年代以来,它的幽灵又盘旋在中国大地。它带着变了型的16世纪意大利广场,17世纪和18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中国东、中、西部的大中小城市,形成所谓的城市“三大件”。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具体反映在:一、“景观大道”二、城市广场三、城市河道“美化”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的水系紧密相关。然而,如同身体之血脉的城市水系,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水系被作为排污通道、垃圾场而被污染、被遗弃。城市水系似乎成了包袱,阻碍了“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等称号的达标,一种落后的、源于小农时代对水的恐怖意识,和工业时代初期以工程为美的观念,正支配着城市水系的“美化”与治理。许多城市在水系治理中,往往将水系截弯取直后以钢筋水泥护衬,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其实是错的。实际上,生态健全的水系,恰恰最具有抗洪、缓解旱涝灾害的能力。四、为美化而兴建公园 这样的公园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化、展示性。具体表现在:为

公园而公园;以人工取代天然;把公园作为展示舞台和旅游点。五、以展示为目的的居住区出现了空旷的小区绿地,草坪、花坛、树雕泛滥,瓷砖、花岗岩铺地,如同城市广场,而缺乏乔木供人遮阴,也缺乏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场所和青年人的体育场所,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除此之外,“城市美化”还表现在其它许多方面,包括灯光工程,“雕景”一条街、“雕塑”公园等等。


11

城市美化运动的看法、例子

城市美化运动后的城市无涵养。如人变成了观众,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机械的、几何的、模仿的形式,使地方精神湮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丧失;短期的表面化妆的虚势与浮躁,将给后来的城市改造带来更大的困难,也使人的心态变得势利和浮躁。城市美化运动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城市美化运动大量闲置土地,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城市美化运动大刀阔斧,是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的破坏,是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毁掉成片的城市森林,替换上自以为气派的古树和草坪;砍掉成行的街道林荫树木,显露出宽敞、阳光和矮花洋草。“草坪热”、“大树进城热”、“乔木断头热”等,减少或剥夺了城市森林的高生态功能,取而代之的是低生态功能和激化温室效应的一切。在城市美化运动中,城市绿化不是为了生态,而是演变成了城市美化运动者美化城市的工具和手段。 城市美化运动具有不可持续性。美化运动追求时效,追求数字化 游戏,今年种草,明年种花,无意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美化运动减弱了城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功能,降低了城市环境对各种人工污染的调适作用和对不良气候因素如高温、干燥等的调适作用;城市美化运动把人作为观众,也阻隔了人们对城市设施的应有需求。了解历史,我们就会明白,城市美化运动不是什么创新。了解自然生态规律,我们也会明白,城市美化运动不尊重人性,不尊重生命,根本创造不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只能使人变成城市的奴隶。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典型特征,有识之士总结为:惟视觉的美而设计,为参观者而美化,以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与历史上的城市美化运动相比,在内容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12

生存的艺术

”它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之道相结合的艺术。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源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探寻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他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生存和生活的实践。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13

景观设计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

二、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的人的需要,作为文化人的认同和文化身份。

三、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14

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在城市,目前为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不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荒漠,目前荒漠化面积为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是30%以上。

挑战之二:民族的文化身份危机。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当安德鲁为了他自己的梦想,将它的杰作----中国大剧院---移植到中国的时候,当完全无视自然规律的央视大楼的修建,只是为了制造“震撼人心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挑战之三:重建精神信仰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大地上,无处不为神灵所居,甚至我们的山水也被赋予了灵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天地人神的关系中,人获得了安栖之地。我们曾相信是某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的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土地上的每一个元素,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被日益地商品化,渐渐的,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失去了对神灵的敬畏,我们过分的依赖现代科技赋予我们的“超人”能力,去残害我们的大地女神。我们应该放下斩杀大地女神的屠刀,重构新的土地伦理。重建精神神信仰。让科学知识完整的、全面的进入人们的信仰和伦理体系。



15

景观设计的几种途径

1. “风水”途径

“风水”作为设计途径的过程模型实际上解释了气之演变、聚散及与人居的关系。简单地可以归结为一个化始-化机-化成的逻辑。

“风水”的评价模型是“生气”模型,生气即阴阳冲和之气,落实到形上而为藏风聚气之地,即四神兽模式,强调“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葬书》)。即山势连绵起伏,水也自然回环有情,源远流长,土厚植茂。

“风水”的景观陈述模型是一个以龙、穴、砂、水、向为基本元素的“盒子中的盒子”或“葫芦套葫芦”的模型。大到国家、州府、郡县,小到村落、家宅、寺庙,整体大地景观围绕着“居所”(穴)被陈述、解释为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地理分形系统,这一陈述模式与点线面的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2 .林奇的城市印象途径

. 林奇途径的过程模型是以公众对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为出发点的,很少涉及自然过程。讨论城市物质空间对普通人在空间辨析和定位的意义。在一个没有可印象结构的城市空间中,人将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所以,林奇途径的评价模型强调一个健康、安全和美好的景观取决于它的可印象性(Imageability)——物体所具有的,能在观察者脑中唤起强烈印象的特质。从客观上讲,可印象性取决于独特性和结构性,前者是“使物体有别于其它,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后者意味着“物体相对于观察者及与其它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格局”。为了陈述这样一个景观的形象,林奇提出了一个“点—线—面”模式,即:节点、地标、路径、边沿和区域。这一模式独立于空间尺度,因而一个都市的景观可以表述为(或设计为)一个多层次的由点、线、面构成的地图或等级序列,或由主导元素构成的格局,或网络,或由这些格局组成的综合体。林奇的途径是建立在人的环境体验之上的,被环境和建筑现象学者划入现象学途径(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是营造和设计场所的途径,,因而与“场所精神”途径是一脉相通的。


3 场所精神途径

与林奇可印象的城市景观途径相同,场所精神(Genius loci)途径也属于现象学派的一个途径,旨在认识、理解和营造一个具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场所,一个人的栖居的真实的空间。其过程模型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栖居(Dwelling)过程。而栖居只有当认同于环境并在环境中定位自己时才具有意义。要使栖居过程有意义,就必须遵从场所精神——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客观实在,一些预设的外在力。因此,设计的本质是显现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使人得以栖居。

“场所精神”途径的评价模型旨在回答:怎样的场所是有意义和可栖居的呢?即如何才有场所性(Placeness)?结论是认同(Identification)和定位(Orientation)。认同是对场所精神的适应,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由自然的和文化的一切现象所构成,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其外部世界,感到自己与更大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因此,栖居于同一个地方(场所)的人们通过认同于他们的场所(Place)而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使他们联结起来。这使场所具有同一性和个性。定位则需要对空间的秩序和结构的认识,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必须具有可辩晰的空间结构,这便是林奇的可印象景观。所以“场所精神”途径所描述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所构成)。而每一场所由两部分所构成,即场所的性格(Character)和场所的空间(Space)。一个场所就是一个有性格的空间。空间是构成场所的现象(“东西”(Things))之三维组织,而性格则是所有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或真实空间(Concrete space)。两者是互为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空间是由边界所构成的,大地与天空,定义了空间之上下,四顾的边界定义了空间的周际。性格取决于场所的物质和形式构成,要了解性格,我们必须要问:足下之地是怎样的,头顶的天空是怎样的,视野的边界是怎样的?因此,在构成空间的边界上,场所的性格和空间得以重合。因此有了:浪漫的景观(Roamantid)――天、地、人互相平衡,尺度适宜,氛围亲切;宇宙的景观(Cosmic)――天之大主宰一切,可感受自然之神秘与伟大,使人俯身相依;古典的景观(Classic)――等级与秩序将个性化的空间联系起来。


4 “设计遵从自然”途径

从剖析基督教文化的人与自然关系和工业化的灾难性后果出发,马克哈格发展了设计遵从自然的千层

饼景观规划模式,被称为生态规划途径,或人类生态规划途径,带有明显的生态决定论,或自然决定论的

特征。这一途径的的核心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强调土地的固有属性对人类使用的限制性和适

宜性。因此,该途径的过程模型是建立在土地属性的自然过程分析基础之上的,相信地质学、水文学、土

壤学、植物学和野生动物科学可以为认识和理解特定地段的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这些自然过程和相互作

用基本上反映了地段上属性之间的垂直关系,即千层饼式的关系。本质上讲,McHarg的途径是以生态系

统生态学为基础的,它强调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是该途径有别于景观生态途径的主要点。

用McHarg的话说,“地质和气候学的历史反映在表层地质中,后者又表现在水文和土壤属性中。这些属性

的总和反映在适宜于相应的植物群落所生长的环境中。而特定的植物群落又为与之相适的动物的生活提供

场所”(1981)。在这一千层饼的最顶层便是人类及其居所、历史和文化。自然过程,因其固有的价值适宜于或限制人类的活动,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因此,通过科学的评判自然过程来评价土地的价值。在“设计遵从自然”途径中,评价模型的基本指标是适宜性和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适应这个环境以求更加合适。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一个适应性的、合适的规划可以通过尽量全面地理解特定地段(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来取得。这样合适的规划意味着最节省的和最有利的。因此,在该途径的陈述模型中,景观表述为土地与土地适宜性或限制性分布相关联的土地属性的嵌合图,呈点—线—面分布格局。


5 景观生态途径

经过近四、五十年的规划实践积累,景观生态规划作为一种景观规划设计途径已在欧美受到重视,在80

年代中后期后,更是广受关注.试图对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框架作一全面而清晰的概括,可能会有片面和过于

简化之虞,不但因为景观生态的理论研究目前尚远未成熟,欧美学派之间尚有不同的观点和偏重,而且,

规划的“客户”和景观的使用者也趋于多样化。仅仅考虑景观对人的“可印象性”或使用价值或开发的适宜性

已远远不够,还必须了解其它多种生物是如何“感知”景观和利用景观的。不同生物对景观的评价是不同的。尽管如此,景观生态途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法则使其成为有别于其它的景观设计途径。在过程模型中,景观生态途径着重于对穿越景观的水平流的关注,包括物质流、物种流和干扰,如火灾的蔓延,虫灾的扩散等。在目前的大量研究中,尤其强调物种的空间运动与景观格局的关系。评价模型则围绕景观格局对维护和保全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来进行的。评价的一些重要空间指标包括:异质性(Heterogeneity),即景观构成元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异质性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以及其它流动和干扰的扩散;连续性(Connectivity),相对于景观的破碎度,它是影响物种空间运动和持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空间的构型。尽管与千层饼模式不同,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对景观的陈述模型是水平性的,但其对“斑块-廊道-基质”的陈述,语言仍是一个“点-线-面”的模式。基于这一基本语言,景观被描述为散斑型景观、网络型景观、指状交叉景观、棋盘型景观以及这些景观类型的组合。



16

对城市景观之路的理解

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妆运动”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不破则不立,破是为了立。在下篇中,作者倡导城市景观建设应尊重自然、尊重人和尊重地方精神。首先,从战略高度为城市建设决策者指出了一条通向未来光明之路,即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它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要建立这样的生态基础设施,必须有“反规划”的思想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面对在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上篇:前车之鉴:国际城市美化运动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想城市开始,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城市,城市景观相继成为君主专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暴发户炫耀的工具。特别是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开始,以城市中心地带的几何设计和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全美,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所幸的是这种思潮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及时得到批评和抵制。城市美化运动很快被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然而,城市美化运动的产生的影响久散不去,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继续泛滥于世界各地。 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化妆运动”却又在重蹈历史覆辙。本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城市美化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其在各个时期及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问题和教训。


中篇:中国城市景观歧途: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 “城市化妆运动”

20世纪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许多方面都与一百年前发生在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在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行为与症结都如出一辙。这就警示我们应该以历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本章进而揭示中国现今“城市化妆运动”的本质问题,这是封建专制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反映,期望唤起国人的注意,同时也唤起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国际同行的注意,特别是希望唤起城市规划建设决策者的注意。

下篇:城市景观之路——“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城市化与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传统城市扩张模式和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城市扩展前景和生态安全忧患期待具有战略眼光的城市决策者。如同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章提出了“反规划”概念,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就是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一大景观战略,包括:

(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3)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5)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6)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7)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8)开放专用绿地;

(9)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

(10)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1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17

对其本专业书的理解

第一,在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面对三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重新定位景观设计学,是回归生存的艺术,从大禹那里,从世代的先民的生存经验中,获取人与土地相和谐的技术与艺术。而非从士大夫的消遣的“园林”中去寻找生存之道。将景观设计学与传统园林区分开来。倡导景观设计必须回到土地,回到乡土,重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人地关系。 


第二:面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反思城市状态,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提出反规划理论。首先以土地的健康和安全和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开发商的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反规划”和景观安全格局的途径,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建立国土、区域、城市、社区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和居民获得可持续的生态服务,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恢复和重建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景观生态体系,有效地阻止环境的恶化。重建生态健康且富有诗意的“新桃源”,而不是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补充和点缀。


第三:对国际上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当今“中国城市化妆运动”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寻找一条适宜城市发展的城市景观之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探寻天--地--人--神和谐的景观设计,实现“天人合一”。实现建筑,城市,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使人类更好的在地球上栖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8

对土人或俞老师的某一作品理解

《绿林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和公园。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

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

1 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植被;设计要求工程中不砍一棵树;避免河道的硬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2 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木栈道或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

3 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由钢板构成,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的存在而发生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

4 五个节点:沿红飘带,分布五个节点,分别以五种草为主题。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如“云”的天棚,五个节点分五种颜色。网架上局部遮挡,有虚实变化,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随着光线的变化,地上的投影也随之改变。夜间整个棚架发出点点星光,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童话氛围;斜柱如林木;地上铺装呼应天棚的投影;在这天与地之间是人的活动和休息空间和专类植物的展示空间。乡土的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是每个节点的主导植物。

5 两个专类植物园区:(1)宿根植物展示区 (2)草本植物园

6 旧建筑和构筑物的保留和利用:其中包括专类植物园区内利用料厂的建筑基底建筑茶室和接待中心;西岸水塔的保留和利用作观景塔;泵房的改造利用,作为环境艺术元素;灌渠的利用而成为线形的种植台;防洪丁坝的保留和利用而成为植物的种植台。这些构筑物及其遗址的保留和利用,为公园增添了多种意味。 7 一个解说系统:解释系统由23组解说点构成,采用统一的形式分布于东西两岸,与栈道和各个平台相结合,用于向人们展示讲解自然和场地知识,使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科普与启智的作用。我们看到太多的优美河道在公园建设和美化的名义下被毁弃,代之以化妆式的、硬化的所谓城市公园。本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的、被认为是破旧的农业或工业建筑和曾经的水利设施,都应该作为场地的历史,给以认真地研究和善待,用它们来丰富场地的故事;在这基础上,叠加新的设计,那应该是当代人的,反映当代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在城市和自然之间,在人和生物之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一种界面,这种界面便体现为一种设计的景观。 在本文发表之时,汤河滨河公园正在建设中,设计师憧憬的效果期待实践的检验。



19

给一块场地设计,是询问专业的设计师,还是当地人?

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与体验当地

的生活的方式和生活习惯,才能了解当地人的价值观。景观设计师要设计出人性的场所,找回场所精神,必须要听未来场地的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场土地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实物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才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20

对麦克哈格的理解

McHarg,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提出了一整套的规划方法,将生态学原理结合到景观规划之中,并于1969年出版了《设计遵从自然》,从而扛起了景观的生态规划大旗,也将景观设计学推到了拯救城市和最终走向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前沿。他写了一篇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文章:“自然在人居城市中的地位”(The Place of Nature in The City of Man)。阐述了一些关于在城市建设中保留和尊重自然的道理。为什么在我们的大都市中不能保留一些自然地,让她们免费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为什么城市中不能有高产的农田来提供给那些需要食物的人们?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保护有价值的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这些自然的生态环境来构建城市的开放空间,让城市居民世代享用? 他的这些认识标志着McHarg把景观设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聚焦到城市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努力使其能克服城市的恶果,变得更具有可居性,更加健康和舒适。在McHarg看来,景观设计学的首要任务是拯救城市。景观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规划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以及人在地球上的存在问题。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的挑战,是文明的一部分。他的最大贡献还是在于:他将多个环境学科的科学家召集到一起,再加上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使他们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在方法上用“千层饼”模式将这些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及筛选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而这整个过程正是生态规划的核心。


①理念上的唯环境论(或唯自然论)麦克哈格笃信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去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才会有生物,也是人的进化和创造力,才有最大的效益。所以,他又将其规划方法称为人类生态系统规划。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让自然环境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从找一条红鳟鱼到找一块地方居住,再到置地开发,只要你有足够的关于生物和自然系统的数据,你都可以实现)而规划师的工作是个触媒和资源,他的最主要工作是先从自然资源开始收集、解释、评价自然环境系统数据,有了这些数据,问题的答案便可通过层层的地图叠加来获得。

②方法上的唯技术论首先,McHarg所谓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受到质疑的,而且我们的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是信息和教育。如果这样,城市规划的生态问题首要的是如何组织信息和知识,而不是McHarg所主张的生物系统。 第二,人类并不需要完全的信息来获得具体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只需用相关的信息来获得满意的答案。如果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的数据采集就应与所解决的问题更加相关,而不是大规模地收集数据。在解决规划问题时,我们应该用更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而不是如McHarg所推行的千层饼式地层层筛选数据。人类只求满意而不是最好最佳。

③生态科学基础的局限:限于垂直过程而缺乏对水平过程的关注McHarg以时间为桥梁来建立不同过程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基于垂直过程的规划模式,强调发生在某一景观单元内的生态关系,而忽视了水平生态过程,即发生在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McHarg极力强调某一景观单元内地质—土壤—水文—植被—动物与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垂直过程和联系。而事实上大地景观中普遍存在着水平的生态流或生态关系,如自然的风与水的流动,火灾的空间蔓延,

候鸟的空间迁徙,城市的空间扩张。而在McHarg的生态规划模式中,这些水平过程很难得以体现。



21

GIS地理遥感技术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景观规划的结合。从此,景观规划在方法和手段的发展上获得了另一个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景观数据的获取、存储方式和利用方式,并将使规划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在景观和生态规划史上可以被认为是一场革命。

为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将景观生态规划过程分解为:分析和诊断问题,未来预测,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话,那么,与传统非计算机和非GIS技术相比,GIS尤其在分析和诊断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反映在其可视化功能,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三个方面。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相对来讲,GIS在未来预测方面的贡献不明显。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在地球系统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以及农业、林业、地质。水文、城市与区域开发、海洋、气象、测绘等科学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最近发展起来的全球定位技术为地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导致了地球科学的研究范围、内容、性质和方法的巨大变化,标志着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和传统的对地观测手段相比,它的优势表现在:提供了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影象,从而揭示了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诞生;扩大了人的视野,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等波谱范围,加深了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转移:空间上野外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研究发展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地预测未来。 遥感技术正在改变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进程。遥感技术在解决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1)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资源与环境动态基础数据。

(2)为国家重大的资源、环境突发性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评估数据,保证国家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快速的反应。

(3)生物量估测。包括农作物产量、产草量、水面初级生产力预估和评价。

(4)为国家的重要经济领域提供信息服务。

遥感应用的综合性是其重要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优势。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和水资源的勘探,森林,草场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渔场调查,城市的规划,气象,海洋预报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技术发展将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技术进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决策服务。


22. 最喜欢的公园?景观?大师?

23. 为什么选择景观设计学专业?

24. 城市中有一半老人走失,如何看待?

25. 家乡的气候条件资源对景观的影响。

26. 北方的城市设计、景观与干旱有何关系?

27. 对天安门国庆摆花的看法

28. 城中村、改革开放遗产,景观设计师应对其态度

29. 校园规划 

30. 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注:本文内容来自三亿文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7-03-27   |  只看该作者      

2

这是什么复试

 发表于2017-03-27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3

非常感谢分享,内容很有用,学习了

 发表于2017-03-27   |  只看该作者      

4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复试30问及答案_1

薄荷绿手链

北京 门头沟区 | 园林景观

4 关注

1 粉丝

1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