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发表于2018-05-23     1371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278  

这是《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官方微信第2167次分享。


医院建筑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业化分支,其功能的复合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其相对于其它的许多公共建筑具有相当的设计难度。“形式追随功能”,医院功能处理的复杂性也为其外部形态的设计带来了相对更多的制约和冲突。现今,国内综合医院的功能研究和处理已经日趋成熟,而较之于其功能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的设计潮流,医院建筑外部形态设计方面的还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如何在医院自身功能的发展和影响之中寻求其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同步提升,是当前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代综合医院的功能认知

功能内涵

随着近几十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复合性医学模式的提出,当代医学的研究范畴从生物学延伸到了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复合领域。医院的功能已不局限于狭义的物理性检查和治疗,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综合医院的功能涵盖了对病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关照。从病人的情感出发,全方位满足病人需求,运用现今的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来对病人进行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全程治疗,以帮助大众更好地维护健康,从生理和心理上战胜疾病,这是现代医院的功能内涵。

功能形态

医院的功能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从“机械医学”、“生物医学”再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功能内涵的丰富和变更随之而来的是功能形态的更新。不同的功能的组织形态直接影响着其内部空间的布局形式。诸如现代出现过的大厅式、塔台式、矩形板块式和枝状等医院建筑空间形态,均是不同时期各种功能理念和功能形态下的产物,最终,内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将导致外部形态上的主要差别。

功能形态的影响因素

医院管理模式及医疗流程

现代综合医院的管理模式对医院的前期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阶段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具体到建筑设计层面,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的医疗流程。特定的医疗流程对各功能房间的属性及其流线组织方式都有其特殊的要求,需要能满足特定流程要求的功能形态来保证。

而随着医院自身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医疗流程也会因使用需求的演变和分化而进行深化和变异。比如近年来保健意识的兴起,检查预防的需求促使着各大医院体检中心的设立。而当前,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之下,卫生安全危机应对的需求促进了各大医院医疗流程上的应急和安全防护措施。医院管理模式和医疗流程正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对其功能和空间形态进行制约和完善的。

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

随着现代化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诊察、治疗技术推进了新的医技设备的开发和运用。新医技设备的引进扩充了医疗的技术、提高了医生的诊察能力,而同时也会对建筑的功能形态和空间形态提出新的要求。

比如某些医院物流系统的使用,使患者检验的流程得以简化,由原有的集中采血、自行递送标本,转变为由各科室护士站进行采血及标本接收,经物流系统传送至中心检验进行化验,检验结果由中心检验传至门诊科室护士站,而患者全程只需在门诊科室等候。这一设备技术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检验部的患者人流量,原有的抽血检验大厅功能也随之相应的缩减和调整,只对医务人员开放,从而带来了检验中心功能形态的改变。

 

综合医院功能形态与外部形态的制约与互动

功能演变对外部形态的需求与冲击

一直以来,医院管理模式和医疗流程均处于持续地更新变化之中,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亦得到大量地引进和使用,它们的发展均对医院产生着新的使用需求,从而带动着综合医院内部功能的不断演变和进化。功能形态的变化,诸如新的护理流程、新的医技检验流程、VIP服务的介入等,必然会对综合医院建筑的内部空间形态产生种种全新要求,从而也冲击和制约着其外部形态的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综合医院的功能和外部形态一直处于一个同步演变的过程。

因此,综合医院的外部形态设计,不仅应当顺应医疗流程、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制约,适应和满足当前医院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实现形式上的美观动人,更重要的是具有发展的前瞻性: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适应医疗流程形式的更新和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需求,为就诊病人和医务人员营造一个符合科学流程而又充满人性化的外部空间环境;同时也尽量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预先考虑到自身外部形态改扩建的可行性,使其能够满足将来院区功能更新扩张的需求,实现对自身形态的补充和更新。譬如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医院街”模式,其以公共交通廊道串联起各个部门的功能模块,在每个模块内部处理功能单元的流程,功能形态十分清晰;同时其支状结构亦便于在端头实现功能扩展,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的可变性,因此对医院功能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算是一种相对具有前瞻性的外部形态。

外部形态与功能的互动

医院建筑功能的复杂性要求建筑师必须较为全面的理解其医疗流程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其特点进行功能的组织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医院建筑外部形态的设计很容易因为其内部功能流程的程式化而陷入被动的状态,单方面地受制于内部功能。

事实上,医院建筑的外部形态与功能的设计同样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的。在设计实践中,首先结合需求建立起一个大致的功能布局形态和医疗流程,然后则可以将外部形态设计和内部的建筑功能设计同步推进,两者相互反馈,相互促进:外部的形态受制于内部的功能,同时内部的功能流程也需要根据“外壳”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再创作。在设计实践中,这种多环节的创作和反馈形成了建筑外部形态与医疗流程设计的互动,这既是制约,又是促进,形成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1

功能-形态关系下的综合医院建设现状

同质化现象

就我国目前已建成的综合医院外部形态来看,无论是医院街模式或是高度集约式的布局,相当数量的医院外部形态大多较为方正规矩,颜色多用白色、浅灰等浅色系,追求清爽素雅,虽然视觉上基本和谐,但也没有太多的精彩之处,在形态设计上相对比较保守。这固然与国内各综合医院的医疗流程与功能形态类似有一定的关系,但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僵化、外部形态设计被动的情形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再加之外部形态设计时的相互借鉴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医院建筑类型的外部形态确实存在着较强的同质化现象,大众也因此对国内的医疗建筑具备一定的整体印象。至于医院建筑个体外部形态特性不足的现状,则可以尝试在设计时加强功能设计与形式设计间的互动创作,通过两者间的反复促进来得到外部形态与功能的相互提升。

当然,扩大到城市视角来看,由于综合医院本身的城市服务半径大,其在城市中的规划密度和数量都相对较小,相互间的城市关系较分散。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医院建筑外部形态的同质化对城市的影响实际上是比较小的。我们在看待这个现象的时候,不妨更加全面理性地来评价,而非只是一味地批判其负面效应。

       “形式至上”现象

与同质化相对应的,当前的另一种现象便是“形式至上”的外部形态设计观念。高水准的视觉效果当然令人赏心悦目,但是当前一些设计方案在社会审美以及地方领导的导向之下,过于追求形式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在设计时以外部形态为主导,“功能追随形式”,为了“填壳”而造成了医疗流程和功能上的缺陷:

比如某医院在项目用地宽裕、适于分散庭院式布局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地标性”而将各种功能集中布置于高层之中,加大了人流物流疏散的难度,最终造成使用功能、流线的混乱。事实上,片面追求形式的设计观念,在综合医院这种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而言,很可能会导致使用效率的下降,甚至影响功能的稳定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外部形态和功能的互动关系,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医院。

 

医院外部形态设计的策略探讨

功能模式的突破

在医院建筑功能与形式设计相互促进的设计模式之下,功能模式也会随着形式的特定要求而做出适当的创新和调整。更进一步来说,设计师在熟稔医院的功能组织的前提之下,在大体的功能理念和建筑外形确定之后,从时代需求出发,根据人们新的医疗活动要求和行为特征,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功能结构和医疗流程,最终可以实现对外部形态的再创造,而不是简单被动地“填壳”。通过功能模式创新为外部形态的设计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不失为医院形态的一大突破方向。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大楼便是一个从功能结构创造到外部形态创新的尝试。该大楼设计根据时代需求,独创性地提出了树形竖向功能结构——在多中心的竖向交通系统中,各个竖向交通是树的躯干,横向交通是枝杈,而每个功能单元仿佛一片片树叶互生或对生,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实现高效的医疗流程。该设计在功能结构上的突破确实营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外部形态。虽然投入使用之后,其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是其从功能模式自身来寻求形态创新的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当然,在询证医学等设计辅助手段逐渐兴起的今天,在当此类尝试付诸实践之前,我们也应当更加谨慎,可以借助专业手段来对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理性地评价其可行性。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2

结构技术手段的创新

现代医学技术需要庞大而复杂的设备系统的支撑,各种设备系统在每层空间中都会占用相当的高度空间,设备管井、通风口外露等情况也会影响外立面整体效果。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结构系统和设备系统的相互适应性,通过结构系统的创新来改变设备系统所占用的高度,以减小设备系统对外部形态的制约。

例如芬兰的埃斯波医院设计,其采用由混凝土壳体和钢质框架组成的特殊结构来容纳其中的设备系统。暖通系统位于楼板下的固定位置中,在这部分空间中有高度大约为1.5m 的上空空间供维修使用。而在靠近外立面一侧,因为使用了波浪形楼板,设备系统需要的高度则要小许多,其外立面得以采用带移动遮阳板的全玻璃形式。同时也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其整体外部形态自由设计成兰花状,每个功能单元围绕中庭排列,形式十分自由优美。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3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4

在我国,相应的结构和设备技术比较中规中矩,现有的尝试多在一些规模小型或是功能性不太强的建筑上进行;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师也应当勇于在综合医院这种复杂性的公共建筑上探索结构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外部形态。

造型手法的探究

与城市环境的呼应

       综合医院建筑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其外部形态的设计首先应当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医院建筑的形态应当呼应和融入医院建筑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气氛,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协调地整合在一起。

    例如,笔者完成设计的重庆大坪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的鹅岭山脊线古佛图关上,地理位置较高。住院综合楼折线形的平面将高低错落的建筑连接起来,整体中不失变化,其简洁现代的立面处理手法展现了大坪医院干练专业的形象。而突出于主体建筑之外的弧形玻璃主门厅也体现了大坪医院对患者的开放和包容。其体量上的弧形外观和弧形的屋顶亦柔合了建筑立面,使整个建筑线条流畅,形象鲜明,不仅与所处的山形有一定的呼应,从南岸区、江北区也可远眺医院的主体建筑,很好地实现了与城市环境的对话。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5

外部形态变化的趣味性

       针对国内医院外部形态的同质化且缺乏亲和力的现状,当前医院外部形态设计可以在功能形态的规整之中适当地增加形态变化,局部营造一些趣味性的形态变化,在加强医院个性的同时也为患者增添一些视觉上的惊喜和愉悦。

如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儿童医疗大楼,其平面形态呈风车型,其体量如积木般交错咬合,但总体形态较为方正规整。其利用入口大厅和高层的公共空间进行形态处理,在主入口、屋顶结构的外形及楼层量体间穿插了柔和的曲线量体,响应了其“天空之城”设计主题中“云”的意象,刚柔对比之中富有趣味性,堪称点睛之笔。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6

又如韩国Cha妇女儿童医院的设计,其临街外立面大量采用玻璃幕墙的做法,为了维护临街病房的私密性,立面上采用了不同透明度的玻璃:病房和办公区使用带有图案、不透光的多孔玻璃,公共区域则采用传统的透明玻璃。设计师有意识地整合和强化两种幕墙界面的对比关系,通过界面的虚实进退向大众暗示其功能,“v”形通透幕墙带与中庭的公共交通空间相契合,让人们的公共活动较为完整的展现出来,整体形态显得生动有趣。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7

细部的个性化表达

    局部形态:“细节决定成败”,医院建筑的造型设计在整体考虑的前提下,对于局部形态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些局部形态精致起来,建筑整体才能保证合理与精彩。如美国圣安东尼医院的某入口处理,雨棚、木制格栅与片墙通过一小片水池有机地结合起来,几种不同材质的对比相得益彰,循环的流水自片墙中潺潺流出,形成了一道静谧雅致的室内外过渡景观,成功地对人群进行了情感与空间上的引导。又如美国ABC癌症中心的局部立面分割,在整片的幕墙顶部,屋顶折板廊架的插入简洁生动,弧墙转折处构件板的挑出既强化了体量效果,又与屋顶呼应,丰富了立面的层次。这种经过细致推敲的细部设计,能够体现出医院建筑的品质与个性,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关怀,从而消减对医院的紧张感和排斥感,其实是较易出彩的。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8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9    立面色彩与材质:色彩与质感的和谐统一,对于建筑的外观造型影响较大。当前我国医院的外立面用色和选材较为保守,庄重有余而温暖不足,又加之其本身体量规模的庞大,常给患者冷冰冰的距离感。在形态的细化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或是富有亲切感的建筑色彩和材质,丰富外部界面的效果。如挪威的Akershus大学医院,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其选材多用当地的木材和石材,尤其是其立面木材在色彩上保留了其木质本色,同一材质在立面上又有不同的建构方式,细腻而又有层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关系十分和谐亲切。又如笔者完成设计的涪陵中心医院门急诊楼、内科大楼和外科大楼医疗建筑群,三栋大楼成品字形排布,分三期施工完成,立面均采用颜色相近的暖色调石材贴面,在兼顾投资经济性的考量下,建筑群体立面效果素雅而亲切,在城市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10

医院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_11

相对于其它的民用建筑,医院建筑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外部形态设计的过程往往受制于医院管理模式、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技术的种种需求。综合医院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离开医疗功能本体只谈形式,是很难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品质医院的。综合医院建筑的外部形态创作应当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评判标准,从功能本体出发,在功能设计与外部形态设计的互动创作之中寻求外部形态的个性与创新;同时结合现代的造型手法,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呼应,追求细部形态、立面的色彩与材质的设计品质,最终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内外兼备的高品质的医院建筑。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5-23   |  只看该作者      

2

不错的案例解读

推己及人

中国  | 室内设计

9 关注

230 粉丝

392 发帖

65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